| 
 高雄捷運O9技擊館站開始,站體愈來愈大
 尤其到了高雄縣境的鳳山西、鳳山、大東、鳳山國中等站
 
 每座車站似乎在爭奇鬥妍似的,愈走愈過精采
 
 最後止於唯一平面、並與機廠共構的OT1大寮站
 
 
 
 
 
 
   
 
 
 
 
 本篇文章接續上篇「高雄捷運橘線通車O1至O8全記錄」
 
 再繼續由O9站,介紹橘線後半段的7座車站
 
 
 
 
 
 O9 - 技擊館站
 
 
 
 車站位置:中正一路中正技擊館前
 
 月台形式: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
 
 出入口數:4座出入口及2座升降梯出入口(1號、3號)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9.jpg
 
 
 
 技擊館站位於國道一號高雄交流道旁、中正技擊館的前方
 
 技擊館龐大的建築,中央川堂挑高比例達三分之二,有種肅然起「驚」之感
 
 所以小時候對技擊館的印象總是較神秘而敬畏
 
 除了技擊館,本站週邊還有中正運動場、游泳池、極限運動場、壘球場等運動場
 
 如果要搭捷運去運動,在技擊館站下車準沒錯
 
 
 
 雖然技擊館周邊都是體育園區
 
 技擊館本身也是國道客運的上下客站
 
 未來應該會吸引不少轉乘的人潮
 
 尤其國道客運轉往鳳山的旅客,可在本站轉乘捷運前往
 
 不必再繞進高雄市區
 
 
 
 技擊館站共有四座出入口
 
 其中2號、3號出入口最為特別,設計理念和中央公園站一樣
 
 採半露天式設計,將地下與地上連結
 
 特別的是,它的電扶梯完全露天,與市議站相同
 
 但請不用擔心,如果這些電扶梯不能防水
 
 高捷公司絕對不會傻傻地讓它們壞掉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露天的3號出入口,以及身後的中正技擊館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2號出入口,站名牌在站體旁邊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通往3號出入口的露天電扶梯
 
 
 
 2、3號兩座露天出入口位於地下層的連通道,是一座多功能廣場
 
 若有相關活動,或者民間社團的練習,都可以好好利用它
 
 廣場上方的天頂是橢圓形的天窗,下雨時地面便產生橢圓形的濕地
 
 廣場與站內大廳隔著二道牆,二道牆上皆開了數個大方門
 
 二牆之間形成一道長長廊,適合小孩子玩躲貓貓
 
 若是廣場有活動,淨空的長廊也可以提供通道及避難之用
 
 
 
 如果您想逛高捷,但無法每站下車需採跳島方式體驗的話
 
 技擊館站,絕對是必停站之一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2、3出入口之間的地下廣場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廣場與站內隔著二道牆,並開了數道方門
 
 
 
 至於1、4兩座出入口就遜色多了
 
 它們又回復到傳統的斜背式,類似人行地下道出入口般
 
 不過大門配上橘色的門型框,與「橘線」主色相呼應著
 
 但客倌們也要有心理準備了
 
 因為這道橘色大門,將會持續延燒到O13大東站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1、4號出入口
 
 
 
 雖然技擊館站的外觀非常特殊
 
 但站內依然卻走樸實風,大量維持白色的基調
 
 月台亦屬標準寬度,能同時容納並排二座電扶梯及樓梯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站內大廳
 
 
 
 
  
 技擊館站 - 月台層
 
 
 
 
 
 O10 - 衛武營站
 
 
 
 車站位置:中正一路三多一路分叉口
 
 月台形式: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
 
 出入口數:5座出入口及2座升降梯出入口(4號、5號)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10.jpg
 
 
 
 衛武營站座落於高雄市、縣交界處,也是中正路與三多路的分叉點
 
 旁邊就是高雄市公車處「建軍站」,還有國軍高雄醫院、中正公園等地
 
 車站對面是衛武營文化藝術園區預定地
 
 雖然本站位於高雄市境,但服務對象除了高雄市衛武里
 
 還包括高雄縣政府一帶的民眾
 
 
 
 在這裡,捷運站叫做「衛武營」,旁邊公車站叫做「建軍」
 
 名子不是兵就是武,隔壁又有座國軍高雄醫院,好像戒備森嚴般
 
 但本站已經看不到迷彩阿兵歌走來走去了
 
 對面的陸軍營區已經撤走,原址並將改建為文化藝術園區
 
 昔日雄壯威武的陽剛,也將注入柔美的藝術氣息
 
 
 
 衛武營站共5座出入口,每座皆採弧面斜背式建築
 
 出入口大門則是鮮明的橘色門型架
 
 眼尖的朋友大概會發現它們與上一站技擊館的1、4號出入口相同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1、4號出入口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2、3號出入口
 
 
 
 前文提到,橘線各站出入口,總是會有其中一座特別「大」
 
 衛武營站也不例外,而且「特別大」,那就是5號出入口
 
 以往時常路過此地,施工中的衛武營站其實看不出什麼端倪
 
 但脫去工程圍籬、破繭而出的5號出入口
 
 其主體建築之龐大,著實讓人詫異
 
 
 
 所謂「數大便是美」,我再加一句「物壯也是美」
 
 衛武營5號出入口,設計元素其實很普通,就是一般的弧形斜背式出入口
 
 但它卻將三座斜背式出入口結合,兩正一反擺在一塊兒,構成交錯的空間感
 
 中間那座高度、寬度放大為其他站體的二倍
 
 原本就鮮明的橘色門形框經過挑高拉長之後,倒也變得「威武」許多
 
 門框中央是一座升降電梯,若大牆面印記著高捷標誌的「K」
 
 也感覺高雄捷運「雄壯」了起來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5號出入口正面為三座斜背出入口交錯,後方為高雄市公車處
 
 
 
 更讓人驚奇的是,這座龐大的站體,前後兩面都是正門
 
 原本正反交錯的弧形斜背式出入口
 
 到了另一面,卻變成一座放大拉長的弧形斜背出入口
 
 兩端各開兩道門,中央則是通往升降電梯的空間
 
 
 
 為了因應這座龐大且多重大門的出入口
 
 光是站名燈箱就設了三座
 
 只可惜,這座站體龐大的車站,在文化園區還沒完工之前
 
 卻是捷運橘線運量倒數第一名的競爭者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5號出入口背面,變成一座長形斜背式出入口
 
 
 
 站內大廳也饒富特色
 
 天花板的穹頂,以大面積的綠色內凹面裝飾
 
 讓衛武營站重溫當年軍區的色彩
 
 只是站內視覺化的象意,不像是現在的陸軍
 
 比較接近星際艦隊的軍種
 
 
 
 月台層同標是標準寬度
 
 白色的基調也無法再讓筆者著墨太多
 
 就,看看照片吧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站內大廳綠色的穹空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5號出入口通往大廳的連通道
 
 
 
 
  
 衛武營站 - 月台層
 
 
 
 如果衛武營站龐大的站體、大膽的配色讓您耳目一新
 
 那麼,衛武營站只是前菜而已
 
 沿著橘線再往東走,到了高雄縣境的各站
 
 你會發現,這種感覺一站比一站更強烈
 
 
 
 
 
 O11 - 鳳山西站
 
 
 
 車站位置:鳳山市自由路青年路口
 
 月台形式: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
 
 出入口數:2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(2號)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11.jpg
 
 
 
 鳳山西站,站如其名,位於鳳山市區的西方
 
 通車之前鳳山民代們似乎對本站名有意見,要求改名
 
 據說他們想改成「縣議會」,好與另一端的「市議會」站互相PK
 
 除了縣議會站,若以路口為名,仿忠孝復興的模式
 
 就會成為「自由青年」……
 
 (其實鳳山西站原本稱作「自由市場」站)
 
 
 
 不過定案之後的站名,標示仍有特殊之處
 
 通常,捷運站乃至於台鐵、高鐵等車站名稱的標示
 
 在車站內、列車裡均不會加註「站」字,因為本身已在「站內」
 
 至於掛於站體,對外告示的站名牌,則會加註「站」字
 
 表示這是一座「車站」,而非該名稱所意函的「地名」
 
 例如鳳山國中站,站內只會出現「鳳山國中」,站外的站名牌則另作「鳳山國中站」
 
 因為若站外名牌亦作「鳳山國中」,可能會有一堆返校的學生跑到捷運站內搔搔頭
 
 台鐵、高鐵的車站也是同樣的狀況
 
 
 
 不過「鳳山西站」完整的四個字,卻見於站外、站內及列車內的到站顯示
 
 原本我以為它叫「鳳山西」,英文標示也是「Fongshan West」
 
 整座高雄捷運,除了「高雄車站」與「橋頭火車站」的站名出現在站內
 
 (高雄車站及橋頭火車站為既有名稱,嚴格來說應該是「高雄車站站」)
 
 鳳山西站附近並沒有特定稱為「鳳山西站」的建築、目標物
 
 此舉筆者推測有二個原因
 
 一個是避諱台語白讀「鳳山西」的不雅
 
 一個可能純粹將本身定位為鳳山的「西站」
 
 
 
 
  
 鳳山西站 - 站內站名牌的中文亦出現「站」字,英文則無
 
 
 
 鳳山西站僅2座出入口,但兩座出入口的規模頗有氣勢
 
 站體屋頂截取弧形斜背的元素,將之拉長擴大
 
 牆面及正門則延續技擊館以來的橘色飾板
 
 後方機電設備空間,則是123漸層方塊的高塔
 
 並且對稱於兩座平行的出入口
 
 
 
 
  
 鳳山西站 - 1號出入口,後方機電設備的一二三形式高塔
 
 
 
 
  
 鳳山西站 - 2號出入口,高塔與1號對稱
 
 
 
 站內大廳層的大膽設計也不遑多讓
 
 不論處於何處,映入眼簾的一定是天花板外凸設計的紅色弧形面板
 
 沿著中央軸線從大廳的一端連接到彼端
 
 但因為穹頂採外凸的設計,與其他各站的內凹有所不同
 
 加上大面積的紅色,倒是有些微的壓迫感
 
 
 
 
  
 鳳山西站 - 大廳外凸設計的紅色弧形面板
 
 
 
 鳳山西站的月台層又回復到狹窄的形式
 
 其實鳳山西站、鳳山站、大東站三站的月台都不寬
 
 與鹽埕埔的寬度是同一等級
 主因乃捷運所經的道路寬度僅20米,也就是雙向2線道的路
 
 但是和西子灣比起來,鳳山西站仍算寬的了
 
 
 
 
  
 鳳山西站 - 較為狹窄的月台層
 
 
 
 
  
 鳳山西站 - 道路為20米的自由路,導致月台層較狹窄
 
 
 
 鳳山西站的南方是一大片台糖土地的重劃區
 
 目前工程已經完工,柏油、路燈也都到位了
 
 重劃區隔壁就是衛武營文化園區
 
 這塊重劃區在捷運站、文化園區的加持下,前景可期
 
 
 
 
 
 O12 - 鳳山站
 
 
 
 車站位置:鳳山市光遠路復興街口
 
 月台形式:地下三層島式月台1座
 
 出入口數:2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(2號)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12.jpg
 
 
 
 鳳山站位於鳳山市最熱鬧的精華區旁
 
 與北方的鳳山火車站遙遙相對
 
 就兩站的區位相比較,捷運鳳山站完全大勝台鐵鳳山站
 
 因為台鐵鳳山站已偏離鬧區,與一般火車站即聚落中心的情況不同
 
 而捷運鳳山站位於中山西路、光遠路、自由路的三叉口
 
 北邊有中華街夜市,南邊中山路沿線則是密集的商業區塊,還有一座客運站
 
 所以當捷運橘線通車的那一刻起
 
 台鐵鳳山站除了長程客源外,命運大概和新左營相去不遠
 
 
 
 身為鳳山市軌道交通的新霸主
 
 捷運鳳山站的站體也擺出了老大的架勢,直逼台鐵鳳山站(應該是比下去了)
 
 主要出入口的1號,是座三層樓高的建築,正門上方假以弧形紋飾
 
 大塊延伸的雨庇,勾勒出滂溥不凡的價值感
 
 牆面印上陽剛味十足的高捷「K」字Mark
 
 1號出入口同時亦為鳳山古城的西門遺址
 
 站前廣場也特定立埤銘記
 
 
 
 只是我好奇的是,這麼大的站體,真正使用的空間只有一小塊
 
 二、三樓及一樓的其他空間不曉得有何用途?
 
 是否為捷運機電設備的空間?還是有其他規劃?這點筆者就不得而知了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1號出入口全貌,站體規模超過台鐵鳳山站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1號出入口正門近拍,頗具老大的架勢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1號出入口前的古城門遺址
 
 
 
 2號出入口在1號對面,規模稍小,但比起高市各站仍算龐大
 
 素材與技擊館以來的弧型斜背的元素相同
 
 只是斜背被方正的站體取代了,原本只在出入口上方的長長雨庇
 
 在本站則向四周延伸,形成更多的遮蔽空間
 
 兩座出入口的正門也延續了橘色意象
 
 
 
 鳳山站的開挖深度較深,站內大廳位於地下二樓
 
 從地面下捷運站,需轉折一次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2號出入口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開挖較深,地面至地下需轉折1次
 
 
 
 鳳山站的大廳層非常特別
 
 由於2座出入口都在車站主體的東端
 
 因此穿堂大廳只須提供一端出入,另一端是封閉空間
 
 情況與紅線高雄臨時車站一模一樣
 
 大廳長度也較短,整體感覺反而不若出入口的氣勢
 
 
 
 天花板的內凹穹頂為棕色膚色相間的色塊
 
 中央一道長型的管道,將管線藏在裡頭
 
 
 
 到了月台層,除了略顯狹窄的寬度外
 
 同樣地也以白色為基調則無特殊之處可多言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穿堂大廳只有開一端的出口,長度較短
 
 
 
 
  
 鳳山站 - 月台層
 
 
 
 
 
 O13 - 大東站
 
 
 
 站位置:鳳山市光遠路大東一路口
 
 月台形式:地下五層側壘式月台2座
 
 出入口數:2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(1號)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13.pg
 
 
 
 大東站亦處鳳山市精華區
 
 除了緊臨國父紀念館、鳳山市公所外
 
 光遠、經武路口一帶的擁有傳統的商業區塊
 
 當天筆者便是在大東站旁的麥當勞享用免錢的豬肉蛋堡
 
 雖然周邊還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店
 
 經武路維新大橋下的炒羊佛,更是小時候難以忘懷的滋味
 
 如果將大東站的服務視角放大
 
 其實可以開行接駁公車沿縣道183的經武路至鳥松鄉
 
 
 
 大東站有二座出入口,龐大的規模已成為理所當然
 
 設計元素則擺脫了橘線各站慣用的影子
 
 1號出入口以一塊不規則的圓弧鋼棉被
 
 從天而降自然而然地軟趴趴地覆蓋在站體之上
 
 沒有蓋到的部份,則全以玻璃透視,完全不影響主體的浪板
 
 倒是這塊鋼被的一角,圓弧彎曲而下的模樣
 
 有幾分高鐵新竹站的神似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1號出入口,左邊一角有高鐵新竹站的影子
 
 
 
 2號出入口在1號的對面,規模小了一些
 
 不規模的浪板變成了「ˇ」形,斜面較長的一端為出入口通道
 
 顏色雖然只選用了灰、白、黑
 
 柔美的造形,無形間也化解了冷色調的刻板印象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2號出入口
 
 
 
 從出入口進入站內的步程,是非常漫常的
 
 大東站站體不但「深」,而且距離出入口也「長」
 
 所謂「深」,是下樓的過程需轉折2次
 
 所謂「長」,是2號出入口需先穿越長長的地下通道
 
 這段地下通道的兩旁,設有未來商店街的空間
 
 將來若要開設商店街,營運者的經營策略非常具有挑戰性
 
 否則下場不是關店,就是淪為地攤街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通往2號出入口的連通道,前方為商店街空間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進入站內需轉折二次,前方為1號出入口的電梯
 
 
 
 大東站的站內配置較為特殊
 
 因為大東站採疊式月台,穿堂大廳的設計不完全在月台上方
 
 往大寮的月台與穿堂層屬同一層,驗票闡門外就能看見穿梭的捷運列車
 
 不過從闡口至候車處,仍需穿越一小段的連通道,方能抵達月台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大廳與大寮月台屬同一層,闡門外便能看見列車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右方為大寮月台至大廳的連通道
 
 
 
 所謂疊式月台,就是候車月台分為上下二層,當然捷運軌道也分為二層
 
 上層是東行往大寮方向,下層是西行往西子灣方向
 
 兩層之間有長長的電扶梯連接
 
 動線雖然複雜,但標示非常清楚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連絡上下兩層月台的電扶梯
 
 
 
 大東站因剛好在彎曲線上,所以月台層有一個彎曲的幅度
 
 整體來說這道弧並不算大,視覺感受不算強烈
 
 上層往東行大寮的月台,空間較小
 
 候車處的另一面是完整的牆面,較有「側式」的感覺
 
 下層往西行西子灣的月台,則出現了美麗島的「列柱」
 
 一支支粗大的立柱立正站好排在靠牆的一側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上層往大寮方向月台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下層往西子灣方向月台,注意月台弧度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下層往西子灣方向月台的列柱
 
 
 
 大東站受到月台往外側彎曲的影響,列車間隙較寬
 
 但實際上,大東站的間隙只是稍寬,並不致於摔人
 
 (除非有人故意把腳伸到間隙裡頭)
 
 且月台邊亦加上橡膠條加以補強
 
 不特別注意的話,我想也很少有人發現吧
 
 
 
 
  
 大東站 - 月台間隙
 
 
 
 
 
 O14 - 鳳山國中站
 
 
 
 站位置:鳳山市中山東路仁愛路口
 
 月台形式:地下二層島式月台1座
 
 出入口數:3座出入口及1座升降梯出入口(1號)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14.pg
 
 
 
 鳳山國中位於鳳山市區往屏東的聯外道路上
 
 雖然鳳山國中站是橘線倒數第二站(最後一站為大寮)
 
 但就路線編號來說,鳳山國中站實為橘線最後一站
 
 未來的規劃,高雄捷運橘線到了鳳山國中之後
 
 往南叉出大寮林園支線,編號為「OT」
 
 往東則繼續延伸到屏東市,編號
  為「OP」 
 未來的屏東延伸線,也將由鳳山國中站做為起始點,而非末端的大寮
 
 
 
 鳳山國中站有三座出入口,外觀設計又是一種別緻
 
 有別於其他各站的波浪海洋意象,鳳山國中站走的是科技意象
 
 站體全以藍綠色的玻璃維幕構成
 
 出入口正面為白色琺瑯,一改橘色門面的作風
 
 
 
 橘線車站都有一座「最龐大」的出入口,鳳山國站中亦不例外
 
 最大的是3號出入口,除了站體面積放大一倍外
 
 旁邊還有一座全以玻璃維幕構成的高塔,輔以平行的散熱孔
 
 遠而觀之,高塔就像電腦主機,出入口就像舊式電腦螢幕般
 
 
 
 只可惜,緊臨科技風格的出入口旁
 
 竟是民宅加蓋的鐵皮屋……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科技風的3號出入口,可惜旁邊是鐵皮屋
 
 
 
 2號出入口位於鳳山大郵局旁,實際上兩者已幾乎黏在一塊了
 
 不注意的話還以為是聯開共構
 
 出入口的牆面、屋頂完全使用玻璃,讓站體更富視覺的穿透性
 
 傾斜而不中肯的玻璃維幕,讓方型的站體增添了移動之感
 
 就好像是伸縮的小盒子般
 
 除玻璃那端,順手一推,就能將白色出入口蓋起來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與鳳山郵局緊臨的2號出入口
 
 
 
 1號出入口在鳳山國中圍牆邊
 
 出入口後方的電扶梯出入口也是完全的藍綠色玻璃
 
 科技質感躍然而上
 
 
 
 雖然三座出入口的設計採取科技電子風格
 
 但一腳才踏進去,整個世界卻變了個調
 
 「國家的干城,革命的先鋒,文武合一薪水相傳 ……」
 
 熟悉的軍歌突然在耳邊繞了起來
 
 
 
 原來,藏在藍綠色玻璃維幕之內的,竟是大片的迷彩衣
 
 三座出入口均不例外,要搭捷運之前還得一二一二預備唱
 
 這些迷彩意象來自於車站附近的陸軍軍官學校
 
 既然如此,我建議不如將本站的發車鈴聲,也改成黃埔軍魂XD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1號出入口/後方的升降電梯出入口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玻璃維幕內藏著迷彩塗裝
 
 
 
 除了站外科技意象讓人耳目一新
 
 鳳山國中站的站內也相當精采,並且延續這股科技風潮(還好不是迷彩)
 
 首先站內大廳以及各連通道,美麗島質感的嵌壁燈箱又回來啦!
 
 這些橘色燈箱以三道為一組,分佈在各角落
 
 除了側面,壁燈也延伸到了天花板,形成三位一體的光廊
 
 就連廁所的屏風,也飾以三道一組的橘色燈柱
 
 搞得好像非得進貴賓室不可,才能解決生理需求
 
 這些美麗的燈飾,的確也吸引不少人駐足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連通道內三道一組的橘色光門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2號出口的廁所,使用三座燈柱做為屏風
 
 
 
 穿堂大廳及月台層,除了醒目的內嵌橘色壁燈
 
 天花板則是淺藍灰色的小方格為裝飾
 
 主要的縱軸線,則是長方形交錯的吊板
 
 就像小螞蟻闖進電腦主機內部時
 
 卻發現四周竟是充滿幾何形狀的機械設備般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穿堂大廳的裝潢像是主機內部
 
 
 
 
  
 鳳山國中站 - 月台層亦有方形小孔的裝飾
 
 
 
 
 
 OT1 - 大寮站
 
 
 
 站位置:大寮鄉捷運大寮機廠旁
 
 月台形式:地面島式月台1座
 
 出入口數:2座出入口及2座升降梯出入口
 
 車站地圖:http://www.krtco2.com/b-map/OT1.jpg
 
 
 
 大寮站的編號為OT1,「O」為橘線英文代號,「T」為大寮延伸線的代號
 
 「OT」合起來表示橘線大寮支線的車站編號
 
 遠期計畫,捷運將從大寮一路南行至林園,也就是「大寮林園線」
 
 不過這個計畫已被BRT公車捷運取代,「OT1」短時間內也看不到他的家族
 
 
 
 大寮站位於捷運橘線的大寮機廠旁
 
 現階段似乎流行捷運機廠與車站共構
 
 例如南岡山站、小碧潭站,都是機廠改建為捷運站的例子
 
 因為地勢廣闊,大寮站直接採平面設計,是高雄捷運唯一的平面車站
 
 也是捷運橘線唯一的透天車站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高雄捷運唯一的地面車站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車站旁的捷運機廠
 
 
 
 因為軌道、月台在地面層,所以穿堂大廳層均移到二樓
 
 就台鐵的術語來說,就是「跨站式建築」
 
 大寮站月台層雖然在平面,動線設計卻絲毫不讓人覺得是平面
 
 月台上的雙排立柱,有高捷高架車站的影子
 
 
 
 另外高雄捷運目前只有三節車站,但月台為六節車廂的長度
 
 因此停車點特別設立停車位置的立桿
 
 大寮站月台特別設立「軌道防闖系統之紅外線立桿」
 
 因為大寮站沒有月台門,防闖系統可偵測異物入侵
 
 原先並無建置計後,後來仿台北捷運,在世運、橋頭及大寮三站率先加裝
 
 (感謝網友 威 於迴響中的指教)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平面的月台層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月台上的軌道防闖系統之紅外線立桿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充滿人潮的穿堂大廳層
 
 
 
 橘線通車終點站的大寮,站體規模可能是美麗島之外最大的一座
 
 它擁有二座出入口,分別位處車站的兩面
 
 出入口上方,還有環狀的連通的空橋往來其間,可在大寮站上方走一圈
 
 走在空橋上,四周景色沒有遮蔽,視野非常棒,夜景應該不錯
 
 空橋除了跨站外,似乎也可步行至大寮機廠的南端,不過目前仍是非請莫入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環狀的連通空橋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空橋及四周景色,右方為大寮市區
 
 
 
 大寮站有二座出入口,造形差異不大
 
 1號出入口主要服務對象為大寮市區的乘客,2號出入口則是前庄村
 
 有人說大寮站荒涼,其實乃是遷就捷運機廠的因素(總不能將機廠設於鬧區吧)
 
 但捷運站距離大寮市區的車程,不過3分鐘
 
 不論是以機車轉乘,或單車轉乘,都很方便
 
 還有一座輔英科技大學的大學效應
 
 且大寮地區,除了邊緣靠近台1線的台鐵後庄站之外
 
 其他區域的大眾運輸並不方便
 
 大寮站的通車,無疑為當地的交通注入強心針
 
 也讓大家相當看好它的前景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連絡城區的1號出入口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連絡前庄村的2號出入口
 
 
 
 我個人認為,大寮站的定位,不太像都會捷運站的角色
 
 而是城際近郊車站的地位
 
 也是大寮鄉往來高雄、鳳山的重要轉運點
 
 免費試乘期間,空曠的停車場停滿了轉乘的機車潮
 
 就說明了它類似台鐵近郊車站的轉乘地位
 
 
 
 
   
 大寮站 - 免費試乘期間,停面場停滿了轉乘的機車潮
 
 
 
 
  
 大寮站 - 穿越捷運站的中正地下道,前方為前庄村
 
 
 
 
 
 
 
 高雄捷運橘線的記行,到此告一段落
 
 (音樂響起,燈光打開,眾人陸續起立)
 
 
 
 橘線的通車,也將為高雄捷運注入強心針
 
 原本僅紅線的單一路網,藉由運量更高的橘線輔助
 
 將獲得相得益彰的成效
 
 雖然高雄捷運營運至今仍不滿一年,雖然運量一月比一月高
 
 但仍然很多人(記者)喜愛拿它和營運十幾年的台北捷運相比
 
 這是很不中肯的
 
 就台北經驗來說,捷運的通車將有助提升公車的搭乘率
 
 高雄現在也正在經歷台北走過的路
 
 未來成果如何,需要時間來觀察才能下定論
 
 不能用斷頭式的方法胡亂比較
 
 而且每個城市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及困境
 
 情況到了台中市,那又是另一番長篇大論了
 
 在媒體有意識地故意偏頗下,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報導裡
 
 如何不與之隨雞亂舞?親自走一趟便能知
 
 
 
 當然高捷的美麗,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建築,也融入大量藝術創作的元素
 
 是非常值得親身體驗的
 
 筆者在此推薦幾個必逛的車站:
 
 紅線:高雄機場、中央公園、美麗島、世運、橋頭糖廠
 
 橘線:西子灣、美麗島、技擊館、大東、鳳山國中
 
 如果有時間每站都走,也是不錯,前提是最好穿運動鞋
 
 
 
 橘線通車之後,高雄捷運下一步是紅線延伸南岡山
 
 再下一步則為環狀輕軌,是台灣第一條路面電車
 
 環狀輕軌之後,可能會推動的應是屏東延伸線,以及燕巢輕軌
 
 |